都会好的 总会有的 那些阴霾 还有未来

随笔20200129

越长大越会发觉童年的重要。竟然就这样把这句当作开头了,随笔嘛。今天看了好多纪录片,《人生第一次》前两集讲的是出生和上学。

分娩很痛,看了之后不想生小孩的感觉愈发强烈。小学时候,理想之一是未来生个帅气的哥哥替他收情书,还要有个可爱的妹妹全家人一起保护。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偶像剧情节。初中二年级之前,这些有关未来的构想都是合理存在的。现在的我,已经不相信这样的美好会降临在自己身上。

谁不渴望美好的家庭。有一个幸福的家,现在大抵可以和成为富婆这一目标相提并论了。但这二者本来也可以不冲突。

做个梦吧,反正现在就是该做梦的时间点。

片子里双胞胎春和景明的父亲一定会是个好爸爸吧,看见孩子后第一句是问“我媳妇还好吧”,看到这真的泪崩。是现实中的区别让人对未来失去希望。我可以希冀好运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吗。

别人家的小孩子总是这么可爱。生活里的那个却和姐姐打架,作鬼脸说不文明的话。小孩子不都是天使。我相信教育有多么重要,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的氛围影响又是多么举足轻重。也是因为这样才更令人难过,同样的父母教育出了弟弟,也教育出了我。

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我还是会变成自己憎恶的那种人。

起跑线这个词想起来就太沉重。人生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,连跑道的宽窄、脚上穿着的运动鞋甚至为你呐喊助威的声势都是完全不同的。或许跑到终点的结局大同小异,但你奔跑的过程体验迥然不同——人生不应该最讲究体验吗?而青春期的你,无法改变外部环境,只能寄希望于前途光明,又是多么的无力可笑。纪录片里像余周周的女孩子如是,去北京认识的喊出“我要考四中”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如是,大城市、有钱人家的孩子,这样的标签我拥有不了,能让或许会存在的自己的孩子有吗?

好多次像被针刺痛到,自己竟如此世俗,竟还会被传统观念捆绑得这样紧,挣脱不开。说好做都市独立新女性呢?

之前同友人谈起,算是鼓起勇气说出心里话:好羡慕那些被宠爱的女孩子。她们家庭圆满且优渥,父母相爱,被好多男孩喜欢关心着,被同龄女孩结交嫉妒着。友人的回应也算在意料之中,她质疑了我例举的例子,毕竟她一直活得通透,看轻外界束缚,随心随性更多。至少比我通透。

和父母一起看剧,是想象中的圆满居家躲疫情的日子,可惜实现不了啊。一家人从老家回来了,我却比他们离开时更难过。为什么难过呢?有时候哭还要给自己找点理由。


评论
热度(6)

© eiiirua | Powered by LOFTER